首页 > 村社简介
购物车
0

村社简介

大兴镇是宁蒗县人民政府所在地,是全县各族人民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丽江—泸沽湖旅游热线穿境而过,交通四通八达,镇所在地至四川盐源县117公里,至攀枝花市198公里,至丽江市139公里,至永胜县112公里,至华坪县130公里,至省级旅游风景区泸沽湖72公里。
  撤乡并镇后,大兴镇是一个坝区、半山区、山区融为一体的多民族的农业大镇,总面积388.65平方公里,下辖13个社区、村委会,120个村(居)民小组,6974个农户,90多个驻镇行政事业单位,1845户个体工商户,总564人。居住着汉、彝、摩梭、普米等12个民族。全镇耕地面积36000亩,水田10418亩,旱地25582亩,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.16亩。主产水稻、玉米、洋芋、荞麦等农作物,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、大棚蔬菜、早春洋芋、人工食用菌和药材等。矿产资源丰富,有石灰石、石膏矿、金、银、铜、铁、锌、铝、锰、煤炭等。

        产业结构调整快速推进,第一产业持续健康发展。在抓好粮食生产,确保粮食稳定的前提下,不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,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,已基本形成“一村一品、一村一业”的特色优势产业已基本形成。烤烟、蔬菜、养鱼、畜牧、优质水果,劳务输出已成为农村发展、农民增收的支柱。以“农家乐”为主和短途客运为主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。全镇批发、零售、餐饮等经营户达1984户,初具规模的农家乐达76户,年接待能力达20余万人次,运输业年产值达355.9万元。
   2011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393.00万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3183.00元,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51.19万元,粮食总产量838.5万公斤,人均有粮290公斤。2008年被省委评为“先进党委”、被市委评为“平安乡镇”、被市文明委评为“文明小城镇”。


文化教育: 全镇分别有大兴中心和红旗中心校两所所中心校,建有15所完小,大兴中学和红旗中学两所中学。
   近年来,镇党委、政府加大力度巩固“普六”成果,实施“两基”攻坚,小学入学率达99.6%,巩固率达99.2%;初中毛入学率达102%;巩固率达97%,青壮年文盲率下降2.7%;“两基”工作通过省政府验收。
   投资450余万元,完成红旗中学、大兴中学实验楼、学生宿舍楼和辣子洞、拉都河完小教学楼新建工程,完成13个农村完小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项目建设,义务教育硬件条件明显改善;广大一线教育教学工作者敬业奉献,重科研、促创新、抓素质、重养成,始终把握教改动态,站在全县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前沿,出成果、创品牌,教育教学成效显著,中初考成绩连年位居全县前茅。两乡镇中小学教育已成为全县基础教育优质服务品牌基地。


2008年我镇以扶贫攻坚和烟水配套工程建设为重点,规范管理,强化质量,全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,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。高效优质地完成了硝水坪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和烟水配套三面光干渠6.3KM工程;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和上级扶持,整合投资,完成硝水坪至华岗7.2KM乡村公路建设,结束了我镇尚有村委会不通公路的历史;积极筹措资金开展羊窝子大木杆、华岗大坪子小水窖项目建设,着力解决当地群众饮水困难;调动群众艰苦创业、自力更生的伟大精神,多方筹集资金完成全镇13条灌渠的加固维修,改善农业生产用水条件;完成硝水坪白齐村标准河堤建设,彻底消除白齐全村的防汛安全隐患。抢抓机遇,积极争取,高质优质完成官地坝、清泉村、李家村新农村建设道路硬化,人畜饮水工程,4个村委会“四有”建设和12个村委会(社区)“万村书库”工程建设,基层软硬件建设得到明显改善。全年累计完成农业农村综合投资458万多元,是“十五”期间三年投资的总和,大投入有效地缓解了我镇基础建设严重滞后的“瓶颈”制约。